說到職場,很多人會立刻聯想起“辦公室”,其實,現代工作的樣貌早已十分多元,性質也截然不同,在兼顧永續、生態、健康、安全、舒適、對使用者友善的目標下,如何激發出更美好的工作場域設計,本系列專題帶你一起探索。
“工廠建筑”勇奪設計獎,這劇情并非毫無前例。不過,倘若有人自詡為“全世界最環保的家具工廠”,這就令人嘖嘖稱奇了!
挪威戶外家具品牌Vestre,近期與丹麥知名建筑團隊Bjarke Ingels Group(以下簡稱“BIG”)合作,建成一座稱為“The Plus”的生產基地,甫落成即拿下“2023年北歐設計獎”(Scandinavian Design Awards 2023)兩項大獎肯定,既突顯了設計意念的表現,又落實了環保永續的理想,更兼顧了職場工作人員在使用上的安全與愉悅,究竟它是怎么做到的?
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Vestre,主要產品線鎖定戶外家具,特別是專供綠地、公共空間、街道所用的桌椅等產品。它的品牌精神強調“為社會創造交集”(We create social meeting places.),因此在產品設計上也格外重視拉近使用者的距離,在耐用等功能性之外,十分關注創造使用時的便利與趣味。
全球最「綠」工廠 由「+ 」號延伸概念
這次的新廠區計劃,之所以取名The Plus,主要著眼于“更上層樓”、“追求更高卓越”意涵,希望在面對未來挑戰的當下,能有更積極的作為,因此無論是廠區整體規劃的概念,或是廠區建筑的外形,都從這個字進行設想;你可以發現,從空中鳥瞰整個工廠,就是象征Plus的“+”號,從四個方向朝外延伸。
在放眼未來之際,Vestre的理想就是達到三大方面的均衡,一方面希望能為社會做出貢獻,二來也期待能維護環境永續,再來就是追求財務與經營的穩定成長。為了達到這個長期目標,它近年發展也緊追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而The Plus新廠區的落成,正是這些愿景的具體實現。
那么,為何它敢自稱是最“綠”的生產工廠呢?原因在于,它達成了英國綠色建筑認證BREEAM(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)在評比上的各項標準,而且取得高分。另外,它也連奪“2023年北歐設計獎”的“年度最佳建筑”與“年度最佳永續”等大賞。
評審團便對該品牌結合超過100個伙伴共同完成該計劃,激發跨域創新與永續理想給予高度肯定。這個新廠區一開始就將目標拉高,鎖定創造美觀舒適、并與自然共融的建筑等理想,以讓參觀的游客、本地的社群、職場員工都能享受空間的美好,于是在多元并進之下,造就了整體園區的出色表現。
追溯設計初心,Vestre之所以興起規劃新廠區的念頭,除了是想擴充家具組裝產線,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廠區進行木作與聚酯粉末涂料(Polyester Powder Coating)等生產過程,因此木作與涂料成為本次重要的制造定位,分稱Wood Factory跟Color Factory,以跟品牌在其他廠區成立的鋼鋁金屬零組件工廠形成互補與區隔。
為了達到最佳使用效益,The Plus廠區將運補流程融入空間規劃邏輯當中,廠區的四大機能:涂色、木作、組裝、倉儲,分占“ ”符號的四個端點,每處端點都有獨立的聯外道路,方便進出與運輸。
讓工廠不僅時尚 而且實用
廠區軸線的交會區域,則是一座壯觀的環形玻璃中庭,不僅營造出視覺定錨的重心,也延伸出更流暢的工作動線。這里就如同超大型的室內圓環,讓來自四大機能的工作人員,能借由運輸車快速彼此銜接、運補。
如此摩登的廠區,也積極發展“觀光工廠”機能。除了中庭區域另設有體驗中心,以回旋梯引領游客登上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的綠屋頂,以360度的開闊視角,完整觀察整個生產過程的流動與節奏;園區也歡迎游客自備午餐,在這里享受陽光與綠意環繞的暢快。屋頂一角甚至還設有挪威最高的溜滑梯,以14.7米的垂直加速度,為所有孩子帶來最難忘的回憶。
這處巨型落地玻璃窗圍起的中庭,不僅能引進恰到好處的光線與綠意,給空間帶來溫暖與明亮,也成為品牌最佳的伸展臺,每一年最新推出的戶外家具,都能在此進行最佳呈現。
再來,往四個方向延伸的“+”號工作區看過去,毫無阻礙的開闊空間,采用膠合木結構,組構出廣達21公尺的跨度,無柱設計,提供了更富靈活彈性的工作應用可能。四個方向的側翼,再各以3米寬的支撐結構廊道,一方面藏起機電設施,另一方面也強化空間結構穩定度。
探究這座工廠之所以看來如此優美的原因,背后秘訣就是空間收納做得特別好。所有電線、壓縮空氣通道、通風系統等服務功能,都被細膩隱身于地板之下,讓空間能維持最大尺度的視覺清爽,達到與一般工廠很不一樣的效果。
而廠區整體規劃不只專注營造實用性,也兼顧了空間使用者的心理感受。比如機具、樓板,都特別漆上了企業專屬的色卡亮彩,像是漸層的地板線條,不僅為機能迥異的工作區域涂上獨有色彩,劃出工作動線與視覺導引,也創造更多令人愉悅的明亮感受。
與風土密切結合 融入自然與歷史
這座新穎園區在設計上的重點,除了鎖定增進工作效能與部門連結,提升職場的幸福指數,另一關鍵也在于與周邊自然環境的緊密共融。
早在設計之初,建筑團隊就盡可能保存周邊森林,減少人為建筑對自然的干預。你可以看到這里的樹林其實極為靠近廠區,也未特別設立圍墻、柵欄,讓建筑具有開放性,且盡量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。工廠甚至鼓勵大眾多多使用廠區周邊綠地,就算在森林中搭帳篷露營也沒關系,借此呼應挪威一向鼓勵“人們有自在漫游權利”的傳統。
而在建筑材料方面,除了在結構上大量采用膠合木,盡可能延用自然材質;廠區立面也大量使用經燒炙碳化的深色木片作為外墻鋪面,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木料不僅平時無須多加養護,可有效節約成本,也具有防火與抗霉等機能。
而決定采用這種鋪面,還有另外一個意涵。原來,17世紀由芬蘭遷徙至工廠所在地“馬格諾”(Magnor)城鎮的移民,最早過著所謂“刀耕火種”的農牧生活,他們會放火焚燒部分林地,讓土壤變得更肥沃之后,再進行撒種耕植。因此碳化過后的木料立面,就是“玩古寓今”,以更細膩的手法,呼應這段歷史的過往。